時間:2020-12-04 17:47 來源:新海南客戶端作者:杜倬荷 林寶華
新海南客戶端、南海網、南國都市報12月4日消息(記者 杜倬荷 通訊員 林寶華)“雖然檳榔采摘現在已接近尾聲,但我上周還賣了1390多斤,平均收購價在18.5元/斤,創收還是挺不錯的……”12月3日,海墾東昌農場公司37隊的檳榔種植基地,管理人員廖為存正穿梭其間,忙著管護檳榔樹。
當地農戶將采摘回來的檳榔進行打包銷售。通訊員 林寶華 供圖
廖為存種檳榔已有十多年時間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他說,要想檳榔結出“金果子”,并非種下不管就能一勞永逸。要舍得下成本,采用水肥、農家肥、滅害等一體化精細管理,才能保證檳榔生長好上加好。
據介紹,今年國慶節前后,東昌農場公司白石溪地區的檳榔進入大批量采摘期,收購價從之前的6元/斤一路攀升,最高時可達到22元/斤左右。這也給當地發展帶來了新商機,種植戶增收額度也隨之刷新,管理得好的檳榔畝產值可達3萬多元。
據了解,檳榔是海南極具地方特色和優勢的重要熱帶經濟作物,是省政府大力倡導發展的“三棵樹”之一。截至今年11月底,白石溪地區檳榔種植面積達3780多畝,與往年對比翻了一番。
近年來,海南檳榔產業不斷轉型升級,加強科學種植管理,延長檳榔深加工產業鏈,推動加工向園區集中發展,從單一發展種植業到全產業鏈發展,檳榔果提質增效,市場話語權增大,種植農戶也擁有了“穩穩的幸福”。